共享经济的两个特点,即“高频”和“刚需”,符合共享充电市场的两个特点。当网络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可以通过卖广告或其他方式获得更多资金。和网络广告,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根据用户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广告内容,吸引客户进行广告投放,从而达到流量的目的。
随着充电宝的加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游戏中来。有些人为了抢夺更多的资源,选择与商家分享。在这种情况下,共享充电器很可能会进入一个激烈的市场。共享充电宝的场景有很多,商场、酒店、景区、医院、车站等。共享充电宝的热度越来越高。很多人想发财,但是很多项目风险大,不靠谱。只有实体项目比较靠谱。对于共享充电宝来说,他们做的其实就是服务费,一次三五块钱,但是重复的高频租赁服务让共享充电宝保持盈利。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依靠刚需产品水资源,多次登上中国富豪榜。“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而农夫山泉的主营业务一瓶矿泉水的利润只有几分钱。对于这样的生意,大多数人并不看好,但只要坚持,就能持续盈利。
因此,共享充电宝是一个保守的投资实体项目,风险低,可行性高。比如利润=使用频率数量时间,净利润=收入-成本。以充电2元/小时为例。每个宝每天使用一到两次,每柜营业额=2~4元/台 6=12 ~ 24元/天,月利润=3012~24元/天=360~720元/月,年利润=12x360~720元/天=4320~8640元/年,100台,年利润:比如台湾的计算成本=900x100=9万元净利润=43.2万-86.4万元/年-9万元=34.2万-77.4万元/年。即使代理只拿50%的收入,拿净利润=21.6万-43.2万元/年-9万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