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没有“退款”渠道 消费者谨防被骗——铜陵新闻网

频道:教育频道 日期: 浏览:2289
6月14日,中国银监会,中国发行《关于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的风险提示》。003010对于近期不法网站假冒金融监管部门实施的诈骗,提醒消费者警惕“官款”、“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贷”、“直接存入银行”等一系列诈骗行为。

《提示》称,近日,检测到部分非法网站冒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等虚假信息,以“官方支付”、“清算支付”等名义实施诈骗。

103010强调,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所谓的收款通道。如果中国银保监会某银监局的工作人员,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或“中国银保监会认证”的名义,或自称中国,联系消费者,要求转账、汇款、付款等。打着监管机关的幌子,消费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监会以及当地的银行保监局报案。

003010还指出,消费者要警惕被不法分子套取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身份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小心不明身份人员提出的转账、充电、充值要求,防止连环诈骗套路;对于来源不明的“小道消息”和“内幕消息”,要提高防范和识别意识。

这是今年官方第二次发布类似的风险预警。1月30日,银监会在其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提示》,指出部分网站、微信群、QQ群、社交媒体账号等。冒充银监会名义,自称官方支付渠道,引诱P2P网贷机构的出借人支付保证金,企图骗取P2P网贷出借人的资金,存在重大风险和隐患。本次风险提示的发布部门为P2P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办公室,其在提示中强调,银监会未设立或授权设立P2P网贷机构的还款通道。请P2P网贷出借人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及时向P2P网贷机构或当地整治办确认相关支付渠道。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急剧下降,国内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数量从高峰期的5000家左右逐渐下降到零。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今年3月表示,所有P2P网贷机构停止运营,未偿还贷款余额降至4900亿元。五年来,共立案查处非法集资案件2.5万起。防范外部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进一步提高。

虽然P2P网贷业务已经被清理,但大量投资者仍在等待平台清理赎回。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消费者急于解决困难、挽回损失的心理特点,试图行骗。《提示》强调,除了针对P2P网贷机构出借人的“回款”诈骗,消费者还需要警惕“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贷”、“还债上岸”、“代理退保”、“白赔”、“银行直存”等一系列诈骗行为。消费者应当树立理性投资、理性借贷的理念,通过依法取得金融业务许可证的机构获得金融服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发现涉嫌犯罪线索,请立即向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举报。

关键词:中国#消费者#机构

上一篇:社区团购“下半场”

下一篇:树立行业发展“新标杆” 2022北方消费品博览会圆满落幕

留言 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